芯片 指令集 处理器 内存 主频 总线
主页 内存 正文

Linux系统内存与CPU占用率查看及优化技巧

linux中查看虚拟内存和cpu占用率的命令是什么

Linux系统通过vmstat命令进行虚拟内存状态监控,该命令能够展示系统进程状态、内存使用、交换页面及I/O块的使用情况、中断活动和CPU使用率等关键数据。
具体指标包括:Memory swpd表示虚拟内存的使用量(以KB为单位),free表示可用的空闲内存(以KB为单位),buff表示用作缓存的内存数量(以KB为单位),si表示每秒从磁盘交换到内存的页面数(以KB为单位),so表示每秒从内存交换到磁盘的页面数(以KB为单位)。
执行vmstat命令无需特殊权限,它提供的信息有助于用户识别系统性能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vmstat在统计进程信息时不会将自身运行的进程计算在内。
该工具监控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活动和CPU行为,并统计磁盘操作如forks和vforks。
不过,vmstat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对单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它主要提供对系统整体状况的概览。
示例输出如下:[angel@home/angel]vmstat,其中显示的proc表示等待运行的进程数,b表示非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数,w表示被交换出去的可运行进程数。
Memory swpd显示虚拟内存使用情况,free表示空闲内存,buff表示缓存内存,swapsi表示交换到内存的页面数,swapso表示从内存交换到磁盘的页面数,IO bi表示发送到块设备的块数,bo表示从块设备接收到的块数,System in表示每秒的中断次数,cs表示每秒的环境切换次数,CPU us表示用户模式下的CPU使用时间,sy表示系统模式下的CPU使用时间,id表示CPU的闲置时间。

怎么查看linux的内存

在Linux环境下,想要了解内存的使用状况,其实有不少途径可选。
下面介绍几个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查看方式:
1 . 使用 cat /proc/meminfo 命令:这个命令能提供系统内存的详细数据,比如总内存量、剩余内存以及可用内存等关键信息。
使用时,只需在命令行输入 cat /proc/meminfo 并执行,就能看到详尽的内存报告。

2 . 使用 df -h 命令:虽然 df -h 主要用于检查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但它也能反映出内存与磁盘交换空间之间的使用关系。
在终端中输入 df -h 并回车,即可获取各分区使用情况的概览。

3 . 使用 free -m 命令:这个命令能够快速显示内存和交换区的使用量,单位为MB。
在命令行输入 free -m 并执行,就能迅速掌握内存及交换区的当前状态。
因其输出简洁直观,特别适合需要快速了解内存使用状况的场景。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千秋,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检查内存使用情况。

硬盘容量和内存容量的区别

一、定义上的差异 1 . 硬盘存储量:通常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进行度量,目前市场主流的硬盘存储量在5 00GB至2 TB之间。
硬盘的存储量受到单碟存储量和碟片数量的影响。
2 . 内存存储量:指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存储量,这是内存条的重要技术指标。

二、评估标准各异 1 . 硬盘存储量:作为硬盘的核心指标,存储量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的:柱面数(磁道数量,通常为1 02 4 )乘以磁头数(盘面数量)乘以扇区数(每条磁道上的扇区数量,通常为6 4 )再乘以扇区大小(通常为5 1 2 B或4 KB)。
2 . 内存存储量:内存的总量是主板内存插槽上所有内存条容量之和,其最大容量通常由主板芯片组和内存插槽的限制所确定。

三、特性上的区别 1 . 硬盘存储量:用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等单位进行度量。
2 . 内存存储量:内存容量越大,对系统性能的提升越显著。
此外,硬盘作为电脑的主要存储设备,主要由铝或玻璃制成的碟片构成,碟片表面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类型包括固态硬盘(SSD,新型硬盘)、机械硬盘(HDD,传统硬盘)和混合硬盘(HHD,基于传统HDD发展而来的新型硬盘)。
SSD使用闪存颗粒进行存储,HDD则采用磁性碟片,而HHD则结合了磁性硬盘和闪存的特性。
大部分硬盘是固定式,即永久性地安装在硬盘驱动器中。
硬盘还具备磁头复位节能技术和多磁头技术,前者通过非工作时间对磁头进行复位以节省能源,后者则通过在同一碟片或多个碟片上同时使用多个磁头来提高读写速度,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热门资讯
苹果手机处理器和内核查看教程及基带信息揭秘
安卓手机内存大揭秘:运行内存与机身内存有何不同?
计算机组成原理:M与MAR详解及常用术语汇总
华为手机内存升级攻略:升级服务操作须知
电脑开机黄灯亮?四大原因及解决技巧
深入浅出:物理内存、虚拟内存与交换区详解
笔记本内存升级攻略:兼容性、步骤与注意事项
内存时序:低才是硬道理,性能提升全攻略